李斯特城(Leicester City)此戰以0-2不敵曼城(Manchester City)
結果並不令人意外,但比賽的過程卻暴露出球隊在組織與心態上的多重問題。
2025年4月3日賽事
李斯特城30週賽後報告
李斯特城(Leicester City)此戰以0-2不敵曼城(Manchester City)
結果並不令人意外,但比賽的過程卻暴露出球隊在組織與心態上的多重問題。面對人腳不整的曼城(缺少夏蘭特 Erling Haaland),原本是狐隊爭取寶貴保級分數的好機會,但開賽僅僅109秒即因防線未能有效跟防,由基格利殊(Jack Grealish)射入領先一球,打亂部署。更令人遺憾的是,29分鐘時 禾特·菲斯(Wout Faes)與門將 赫捷臣(Mads Hermansen)出現溝通失誤,白白送上第二球,成為比賽的分水嶺。
中場轉守為攻失效,創造力不足
今仗數據反映李斯特城在攻守兩端均處於下風,全場僅有2次射門(其中1次來自 艾簡拿斯),進攻威脅幾乎為零。中場核心 蘇馬雷(Boubakary Soumaré)與尼迪迪(Wilfred Ndidi)面對曼城壓迫未能穩定輸出,反映球隊欠缺能夠在高壓下控球與組織攻勢的球員。上半場更換隊長 華迪(Jamie Vardy)並引入 史基比(Oliver Skipp)加強防守意圖明顯,但這直接令前線人數減少,令球隊更難反擊,最終全場僅創造一次角球及兩次自由球機會。
防線抗壓力疲弱,需盡快改進
全場防守端被曼城完全壓制,控球率不足30%,進攻三区的觸球次數更遠低於對手。雖然門將 赫捷臣於上半場曾成功撲救 沙維奧(Savinho)近距離勁射,彌補部分失誤,但整體防線面對曼城快速且靈活的邊路推進仍顯得無所適從。防線間距過大、斷球後的出球質素不足、邊路防守協防緩慢都是當前急需改善的地方。
振作信心,未來仍有生機
值得肯定的是,儘管形勢極為不利,球員仍未放棄比賽。下半場 禾特·菲斯及湯馬士(Luke Thomas)於多次關鍵防守中作出封擋,門將 赫捷臣亦多次成功撲救,防止比分被進一步拉開。雖然已錄得七連敗且未能破門,但球隊仍保有理論上的保級希望。接下來對陣紐卡素、白禮頓及利物浦的比賽將決定保級命運,球隊需要在短時間內提升士氣、改善出球與防守細節,否則恐怕難以扭轉頹勢。
曼城專業表現值得尊重
不得不承認,曼城即使缺少主力射手,仍展現了控制比賽的能力,沙維奧與杜古(Jeremy Doku)邊路突破製造的壓力,及馬莫殊(Omar Marmoush)前線的機動性,都是李斯特城今仗無法處理的主要問題。曼城在攻守兩端的節奏感與默契依然優勝,值得李斯特城年輕球員作為學習典範。
曼城戰術
曼城本場採用哥迪奧拿(Pep Guardiola)經典的 4-3-3 靈活變形打法。由於缺少哈蘭特,哥帥安排馬莫殊(Omar Marmoush)打中鋒,但實際比賽中更接近於 False 9(虛假九號) 的角色,時常後撤拉開空間。
核心戰術特點:
0. 高位壓迫(High Press):全面壓迫李斯特城後場出球,令狐隊全場僅有短暫控球時間。
0. 邊路進攻(Wing Play):沙維奧(Savinho)和杜古(Jeremy Doku)分別鎮守兩翼,主打邊路爆破+內切,頻繁製造傳中與倒三角回傳(如第一球助攻格利殊)。
0. 中場三人組的層次控制:根度簡(Ilkay Gündogan)、奧萊利(Nico O’Reilly)、尼高斯·干沙利斯(Nico González)保持控球節奏,適時參與邊路與中路穿插。
曼城透過邊路+中路穿插不斷拉扯李斯特城防線,尤其是左邊杜古與格利殊的小組配合,多次在狐隊右路形成數量優勢,成功搶下比賽主導權。
李斯特城戰術
李斯特城今仗明顯選擇以 4-2-3-1 防守為主,期待透過低位防守加上快速反擊爭取入球。
核心戰術特點:
0. 低位防線(Low Block):兩線防守陣形較深,嘗試用四後衛與兩名防守中場(蘇馬雷+尼迪迪)保護禁區。
0. 邊路及直線反擊(Direct Counter):期望利用 艾簡拿斯(El Khannouss)與 柏臣·達卡(Patson Daka)的速度快速反擊,卻因中場出球受阻難以成形。
0. 防守心理過於被動:開局即因缺乏壓迫與溝通失誤失球,導致全隊心態轉為保守。
最大問題:
• 無法承受曼城高壓:中後場控球能力不足,被曼城高位壓迫壓至禁區前沿,長傳反擊因傳球質素欠佳而失敗。
• 邊路防守漏洞:右路(湯馬士 Luke Thomas 與 禾特·菲斯 Wout Faes)的防守頻頻被杜古與馬莫殊打穿,最終兩個失球皆與右路防區有直接關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