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路士英格蘭超級聯賽30週賽事
第30週:車路士 1-0 熱刺
2025年4月4日賽事賽事
車路士賽後報告
車路士戰術:高壓轉邊、後場主導、兩翼擊破
中場為核心的轉守為攻架構
馬利斯卡延續近月的 4-3-3 陣形,核心落於 安素與卡些度的「雙核心」組合。比賽中,車路士控球率為 56%,主要依靠後場短傳與中場持球穩定輸出,避免與熱刺陷入中場混戰。
• 安素定位為「遞進型六號位」,不斷落位支援兩閘出球,全場完成 82次傳球,為全隊最高。
• 卡些度則以掃蕩型角色覆蓋後場右側防區,貢獻 4次攔截與 3次搶斷,減少熱刺邊路穿插。
右路戰術壓迫與傳中策略
彭馬(Cole Palmer)的回歸徹底改變了比賽風貌。他與右閘古斯度(Malo Gusto)形成出色右路搭配,常以 斜內切 – 後傳 或 深位傳中 作主要破敵方式。
• 彭馬全場貢獻 3次關鍵傳球,助攻 安素頂入致勝球。
• 古斯度平均觸球點分佈顯示其站位已接近翼鋒,形成「假閘式壓迫」。
• 此區成為全場車路士最多進攻次數之走廊,佔整體進攻 42%。
後場防守轉型:高壓區域防守
車路士全場回收後場的節奏分配合理,並非全面高壓,而是在中線以上設立防守陷阱。
• 左中堅 高維爾(Colwill)與 查路巴(Chalobah)經常提前出擊壓迫熱刺前鋒,迫使對手回傳或失誤。
• 古古列拿(Cucurella)則在左側回收,總計完成 5次清脆鏟斷,令孫興慜難以輕鬆過人。
上半場建立優勢:有效控制中場,壓制對手節奏
車路士在上半場成功透過雙中場組合 – 安素(Enzo Fernández)與卡些度(Moises Caicedo) – 控制比賽節奏,尤其針對熱刺的組織核心 占士麥迪臣(James Maddison)進行針對性壓迫,令對方難以順利推進。全場比賽中, 安素完成90%傳球成功率,另有3次成功攔截,是攻守轉換的重要樞紐。
雖然未能於上半場取得入球,但車路士成功創造4次禁區內射門機會,包括 辛祖(Jadon Sancho)與尼古拉斯。尼古拉斯。尼古拉斯。積遜(Nicolas Jackson)的單對單射門。熱刺門將 域卡利奧(Guglielmo Vicario)數次關鍵撲救,令比分一度保持平手。
決勝關鍵: 彭馬回歸提供創造力,助攻奠勝
下半場第50分鐘,彭馬(Cole Palmer)復出後首次交出致命傳中,助攻 安素頂入全場唯一入球,展示其在右路的戰術價值 – 靈活走位與準確傳中成為破解熱刺防線的關鍵。該次進攻從右路轉移,再經由快節奏邊路突破完成,體現出 馬利斯卡(Enzo Maresca)高位壓迫與快速轉邊的戰術成果。
此外,熱刺門前一度風聲鶴唳,車路士雖有兩次入球被VAR推翻(56分鐘及69分鐘),但這反映其高壓進攻所帶來的實際威脅。
防線穩健表現:古古列拿與查路巴保堅固邊路
面對孫興慜(Son Heung-Min)與 賓倫·莊遜(Brennan Johnson)輪流壓迫,車路士防線展現堅實穩定。左閘古古列拿(Marc Cucurella)在全場完成5次解圍、3次攔截,並有效阻截熱刺於左路的突破。
中堅拍檔查路巴(Trevoh Chalobah)與 高維爾(Levi Colwill)各自貢獻穩定清球與頭球解圍,對抗熱刺後備球員 穌蘭基(Dominic Solanke)及泰爾(Mathys Tel)時並無太多失誤,展現良好應變能力。
仍有改進空間:前場把握力與犯規控制需強化
雖然取得勝仗,但車路士於前場仍展現出機會把握不足的問題。尼古拉斯。積遜與 辛祖共浪費3次黃金機會,全場射門20次僅1入球,轉化率偏低。
此外,球隊共獲6張黃牌,當中包括不必要的戰術犯規,顯示出在體能與情緒控制方面仍需調整。若未來對手為進攻火力更強之隊伍,這類失誤或將導致不必要的失分。